中国新闻头条_会政协委员万祥军解读总理智慧城市谋定健康发展
新闻头条
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总编窗口
会政协委员万祥军解读总理智慧城市谋定健康发展
信息来源: 中国新闻头条 发布者: 中国创新创业 发布时间: 2016-07-30
 

会政协委员万祥军解读总理智慧城市谋定健康发展

 

“两会”政协委员万祥军解读总理智慧城市谋定健康中国

       继“美丽中国”在去年写进了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之后,到2015年两会,“智慧城市”、“互联网+”、“健康中国”都囊括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国食药监国家健康中国大健康医药产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新闻媒体记者委员会主任万祥军在两会上为李克强总理解读了“健康中国”之后,又一次解读了“智慧城市”。万祥军向记者披露,“智慧城市”一定要放到“健康中国”、“美丽中国”之中一起解读才完善,因为他们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智慧城市”是“健康中国”、“美丽中国”内涵的核心之一,“健康中国”所囊括的是是根据时代发展、社会需求与疾病谱的改变而提出的一种全局的理念。而“美丽中国”指的是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科学发展的和谐之美、温暖感人的人文之美”,其旨意是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及小康社会。

       回顾一下万祥军在“2015年两会”解读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健康中国”时强调:“健康中国”首入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凸显民之所望。万祥军激动地说,记得我在世界健康产业大会落户中国主旨演讲上首提”大保健、大保健大健康“理念时就表明,大健康医药产业围绕着人的衣食住行以及人的生老病死,关注各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和误区,提倡自我健康管理,是在对生命全过程全面呵护的理念指导下提出来的。它追求的不仅是个体身体健康,还包含精神、心理、生理、社会、环境、道德等方面的的完全健康。提倡的不仅有科学的健康生活,更有正确的健康消费等。它的范畴涉及各类与健康相关的信息、产品和服务,也涉及到各类组织为了满足社会的健康需求所采取的行动。为此,“两会”上与此相关和延伸的美丽中国、环保能源、绿色农业、人口资源、生态建设、健康发展、市场健康、行业健康、智慧城市、慈善公益、文化艺术、非遗保护等关键词在两会上得到代表委员们的热议尽在情理之中。

       对于“美丽中国”,万祥军的解读是,一幅青山绿水、鸟与花香、幽静宜人为新符号的,人文的、生态的、美丽的、绿色的、文明的、现代化画卷。其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基础上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协调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进程和成果。“美丽中国”,凸显党和政府的执政理念更加重尊重自然、人民的感受和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自身的和谐发展。

       万祥军说:“美丽中国”、“健康中国”的重要表现之一是“生态文明”,赋予了我国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四个方面要同步推进,深度融合。为此,我国明确提出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及发展方向是当务之急。智慧城市是“人与自然的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人的自身和谐”、“人员社会的和谐”和谐中国平台,也是“美丽中国”、和“健康中国”内涵所指。“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城市智慧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环节,城市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重要标志。几千年来,城市不断发展演进,形成相对稳定的模式。在改善人类生活的同时,由于城市规模的扩张和需求的多元,城市发展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随着信息化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人类正在步入一个崭新的智慧时代,社会生产、人们生活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对城市运行、管理、服务既带来新的冲击,也注入了新活力。在机遇与挑战面前,创新城市发展,提升城市品质,增进居民福祉,是城市领导者、管理者都将面对的重要使命。
上个世纪末,有人提出数字城市的概念,试图以计算机技术支撑城市发展,但由于技术方案与现实需求难以结合,难以落地,大多停留在思路层面。时至今日,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大规模应用,赋予了城市新的能量、新的生命。一些国家相继提出智慧城市战略。万祥军解读道,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推广普及不仅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更加促动了智慧城市的建设步伐。自国家及地方“十二五”发展规划出台以来,许多城市把建设智慧城市作为发展重点,目前全国已有95%的副省级以上城市、76%的地级以上城市,总计约 250多个城市提出或在建智慧城市,总计划投资规模近万亿元。
万祥军把“互联网+”时代的智慧城市理解为,理想的智慧城市,是以城市为主体形态、以城市信息化工程为基本实践手段而展开的城市化进程。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把建构在信息技术上的“智慧城市”从虚拟概念变成触手可及。2014年11月17日,万祥军曾经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一年一度的高交会“2014中国智慧城市发展高峰论坛上预言,“互联网+”时代的应急管理,重点在于应用新技术、转变新思维、发展新模式。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不仅作为工作效率提升的工具,更要和业务结合进行流程和管理的变革创新,实现应急管理模式转变。
“规划城市群 发展智慧城市”,万祥军解读是表示,总理李克强在“两会”上明确指出,协调推动经济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李克强称,推进新型城镇化取得新突破。城镇化是解决城乡差距的根本途径,也是最大的内需所在。要坚持以人为核心,以解决三个1亿人问题为着力点,发挥好城镇化对现代化的支撑作用:2015年3月5日上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审查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
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的“规划城市群 发展智慧城市”,其任务和目的是提升城镇规划建设水平。万祥军解读说:“制定实施城市群规划,有序推进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同城化。完善设市标准,实行特大镇扩权增能试点,控制超大城市人口规模,提升地级市、县城和中心镇产业和人口承载能力,方便农民就近城镇化。发展智慧城市,保护和传承历史、地域文化。加强城市供水供气供电、公交和防洪防涝设施等建设。坚决治理污染、拥堵等城市病,让出行更方便、环境更宜居。”。

    规划城市群 发展智慧城市


李克强总理说:“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城镇化难点问题。抓紧实施户籍制度改革,落实放宽户口迁移政策。对已在城镇就业和居住但尚未落户的外来人口,以居住证为载体提供相应基本公共服务,取消居住证收费。建立财政转移支付与市民化挂钩机制,合理分担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建立规范多元可持续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坚持节约集约用地,稳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和拓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加强资金和政策支持,扩大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
解读中,万祥军指出,智慧城市通过物联网基础设施、云计算基础设施、地理空间基础设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维基、社交网络、Fab Lab、Living Lab、综合集成法、网动全媒体融合通信终端等工具和方法的应用,实现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以及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可持续创新。伴随网络帝国的崛起、移动技术的融合发展以及创新的民主化进程,知识社会环境下的智慧城市是继数字城市之后信息化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
“从技术发展的视角,智慧城市建设要求通过以移动技术为代表的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实现全面感知、泛在互联、普适计算与融合应用。从社会发展的视角,智慧城市还要求通过维基、社交网络、Fab Lab、Living Lab、综合集成法等工具和方法的应用,实现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知识社会环境下的可持续创新,强调通过价值创造,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万祥军认为,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
“智慧城市经常与数字城市、感知城市、无线城市、智能城市、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等区域发展概念相交叉,甚至与电子政务、智能交通、智能电网等行业信息化概念发生混杂。”,万祥军解读时说:“对智慧城市概念的解读也经常各有侧重,有的观点认为关键在于技术应用,有的观点认为关键在于网络建设,有的观点认为关键在人的参与,有的观点认为关键在于智慧效果,一些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先行城市则强调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创新。”,万祥军指出,总之,智慧不仅仅是智能。智慧城市绝不仅仅是智能城市的另外一个说法,或者说是信息技术的智能化应用,还包括人的智慧参与、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等内涵。综合这一理念的发展源流以及对世界范围内区域信息化实践的总结,《创新2.0视野下的智慧城市》一文从技术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两个层面的创新对智慧城市进行了解析,强调智慧城市不仅仅是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更重要的是通过面向知识社会的创新2.0的方法论应用。
万祥军强调,有两种驱动力推动智慧城市的逐步形成,一是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二是知识社会环境下逐步孕育的开放的城市创新生态。前者是技术创新层面的技术因素,后者是社会创新层面的社会经济因素。由此可以看出创新在智慧城市发展中的驱动作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书记、副院长孟庆国教授提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创新2.0是智慧城市的两大基因,缺一不可。
“智慧城市不仅需要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撑,更要培育面向知识社会的下一代创新(创新2.0)。信息通讯技术的融合和发展消融了信息和知识分享的壁垒,消融了创新的边界,推动了创新2.0形态的形成,并进一步推动各类社会组织及活动边界的“消融”。”,解读中万祥军认为,创新形态由生产范式向服务范式转变,也带动了产业形态、政府管理形态、城市形态由生产范式向服务范式的转变。如果说创新1.0 是工业时代沿袭的面向生产、以生产者为中心、以技术为出发点的相对封闭的创新形态,创新2.0 则是与信息时代、知识社会相适应的面向服务、以用户为中心、以人为本的开放的创新形态。
“智慧城市的建设不仅需要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工具的应用,也需要微博、维基等社会工具的应用,更需要Living Lab等用户参与的方法论及实践来推动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创新,同时他结合北京基于物联网平台的智慧城管建设对创新2.0时代的社会管理创新进行了生动的诠释。”,万祥军借用北京市城管执法局信息装备中心主任宋刚博士在“创新2.0视野下的智慧城市与管理创新”的主题演讲中,从三代信息通信技术发展的社会脉络出发,对创新形态转变带来的产业形态、政府形态、城市形态、社会管理模式创新进行了精彩的演讲的观点进行了阐述。


信息孤岛、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政绩工程……“智慧城市” 建设浪潮在席卷我国的同时,还给人们留下诸多不佳的印象,甚至变成了房地产炒作,劳民伤财。如何拨乱反正,让智慧城市建设回归健康发展的道路上去?日前,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住建部等八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聚集和辐射带动作用大幅增强,综合竞争优势明显提高,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网络安全等方面取得显着成效。《意见》中提出的“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的目标,将从哪些层面发力,提出并实施切实可行的推进措施?

 


合理顶层设计 下好全国一盘棋

        要破解信息碎片化的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信息流引领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智慧城市建设应用是关键,信息资源也关乎一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但从现实情况看,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利用还是“硬骨头”。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必须从体制机制入手,建立制度保障。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宁家骏认为,我国一些城市在组织智慧城市建设中,很少关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和城市特点,盲目模仿其他城市,跟风建设,把智慧城市建设作为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贪大求全。造成上述问题的根源,主要在于智慧城市缺乏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
“截至目前,我国已有400多个城市宣布建设智慧城市,覆盖东、中、西部地区,经过数年的建设,智慧城市的建设已经从概念走向落地,从试点走向普及。” 住建部总规划师唐凯在近日召开的第九届中国智慧城市大会新闻发布会上如是介绍。随着包括智慧城市发展内容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全面实施,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将更加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和产业经济发展规律,要素资源投入的综合效益和配置效率将会明显提高。据IDC预测,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及发展的投资将显现持续增长势头,全国未来10年的总投资将达到2万亿元。

        万祥军介绍,对于智慧城市需要顶层设计是谈得最多的一个词,所有智慧城市后续建设或运营出现的问题往往都归功于智慧城市缺乏顶层设计导致。而很多城市在规划建设智慧城市过程中,往往做了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的又认为规划和架构设计的太虚,大家千篇一律,最终无法落地实施。
“智慧城市为何需要顶层设计?前面已经谈到了由于缺乏顶层设计往往导致了建设过程中各自为阵,信息孤岛,大量重复建设,业务无法协同等一系列问题。”,万祥军指出,这些本身是在传统政府信息化规划建设或者说传统电子政务顶层设计和建设中就应该解决的问题。还有智慧城市顶层设计需要参考EA企业架构的方法论来进行推进,这个说法本身没有错,但是传统EA企业架构本身就缺乏了SOA和云化思想的指导,更加无法领会智慧的体现和落地。还有就是拿着智慧城市常见的分层架构设计框架做为顶层设计,这个本身也不合理,没有理解城市和业务价值实现本身,单纯的落入到IT建设和实现,最终出现业务和IT不匹配的问题。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高艳丽指出,当前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存在三大症结:第一,技术驱动的特征比较明显,智慧与城市脱节,没有实现信息技术与城市各功能模块的深度融合,解决不了深层次的矛盾;第二,智慧城市规划相对主观,与周围环境缺乏融合;第三,重硬轻软,制度保障弱,实施难度大。

       万祥军军指出,综合以上因素,一个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究竟应该解决哪些问题,实现什么样的目标,是我们在进行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时候必须考虑清楚的问题。具体而言,一是、业务目标和价值实现驱动:这也是为何设计前首先需要确定业务绩效指标和业务价值明确化原因;其次基于云化思路集约化建设:包括了资源集中化,平台能力的云平台化,提升资源和服务共享。当然,基于SOA组件化和服务化:体现了智慧应用的组件化松耦合建设,业务组件化+组件能力服务化以及.基于数据资源驱动智慧化:更加强调了大数据环境下,以数据为主线的数据存储采集,分析挖掘和价值创造是第三和第四个问题了。
“《意见》针对性地提出,要以城市发展需求为导向,根据城市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产业特色、信息化基础等,应用先进适用技术科学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万祥军解读道,对任何国家或地区而言,智慧城市建设都是一项系统工程,一般情况下包含了网络、共性平台、信息资源、应用系统和服务渠道等层次,如果缺乏整体的战略设计是难以为继的。发达国家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几乎都制定了较合理的计划,既注重硬件投入,更注重软件开发,加强发挥政府的引导和带动作用,确保智慧城市建设中各行各业之间的有效对接和互联互通。
2009年6月,英国发布了“数字英国”计划,明确提出将英国打造成世界的“数字之都”,在2012年建成覆盖所有人口的宽带网络,伦敦市就政府如何更好地提供便捷的公共服务先后提出“电子伦敦”和“伦敦连接”计划。韩国首尔市为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城市公共管理中的应用,将首尔建成世界领先的商业城市,也于2006年提出了“U-首尔”计划。
万祥军指出,我们注意到,我国尚未有统一的智慧城市的评价标准,无法据此对地方智慧城市建设予以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对2013年智慧城市试点建设情况所做的总结中也同样指出,目前,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统筹管理和顶层设计不全面、不清晰的情况。智慧城市建设目前还未形成国家层面的总体规划设计,没有明确牵头部门,有关管理职责不清楚。各地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参差不齐,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实用主义现象严重的情况,造成投入成本增高、资源利用率低等严重后果。针对上述难题,《意见》明确,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加快研究制定智慧城市建设的标准体系、评价体系和审计监督体系,推行智慧城市重点工程项目风险和效益评估机制,定期公布智慧城市建设重点任务完成进展情况。
“当然,顶层设计不可能一次到位,也难以要求所有的部门完全按照一个刚性的框架开展建设。可行的做法是由易到难,建立框架,层层推进,逐步深入地进行改革。”,万祥军强调,而城市人民政府是智慧城市建设的责任主体,要加强组织,细化措施,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确保智慧城市建设健康有序推进。


对接新型城镇化 以需求为导向

万祥军指出,中国新型城镇化应“以人为本、产业优先”,这样就是我们所提到的对接新型城镇化 以需求为导向,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市化,本质上是希望从传统的以“土地城镇化”为主导转向更多注重“人口城镇化”,让数以亿计、主要来自农村的流动人口在城市里获得均等化公共服务,实现家庭式、永久性迁移,最终完全市民化,从而获得消费的升级和经济的再腾飞动力。
“这样的城镇化规划要充分考虑产业布局和发展。没有产业的城镇化就是一座空城,要避免城镇化因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演变成为缺乏市场引领、浪费资源的形象工程。重点应该放在以公路高铁作为城市间的高效联系,及以围绕城市地铁建设高效的社区。”,万祥军说。

    “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全球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发展,人们对城市的评价也日益多元化,更加注重城市软实力发展,”,万祥军表示,毫无疑问,智慧城市成为全球城市发展的新主题和新动力,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智慧城市要体现特色,必然要从新型城镇化的角度出发,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居民为中心”的建设思路。
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京津冀三地利用石家庄市电视塔开展了大气梯度监测,这也是全国首家投入使用的大气梯度监测站。目前,该监测站采集的20米、86米、116米、200米不同高度的TSP、PM2.5、PM10、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臭氧数据以及20米独有的能见度、 TVOC、激光雷达、粒径分布仪等监测数据,已经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和城市规划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我们了解到,今年河北省启动了“智慧环保”建设,健全监测预警体系和五级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建设灰霾重点实验室,解析河北省大气复合污染的特征及成因,解决对雾霾成因、机理及防治对策缺乏深入研究的不足。这正是智慧城市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紧密结合,充分考虑地方特色需求,开发和应用相应信息网络技术的典型。
今年7月,11部委联合下发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通知。据介绍,此次试点将按照城市设置和简化行政机构联动原则,探索新设市城市的行政管理模式,合理增设城市建制,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提高行政效能,降低行政成本。而智慧城市建设作为新型城镇化的具体体现,作为城镇信息化的升级阶段,已经得到公认。
住建部已经将智慧城市建设重点放在城镇化建设,并通过智慧城市试点,探索新型城镇化模式。中国工程院院士崔俊芝表示,“新型城镇化”是国家正式提出的一项任务,而“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是新型城镇化的具体体现。实际上,住建部也于日前宣布第三批智慧城市申报试点启动。
国家行政学院有关专家认为,由于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各不相同,智慧城市建设没有千篇一律,而是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居民为中心” 的建设思路,需要在充分考虑城市所处区域、城市发展规模以及新旧城区差异的基础上,实现协同合作、优势互补。例如伦敦贝丁顿零碳社区,位于伦敦西南的萨顿镇,由于紧邻一些被拆毁的建筑场地和废弃的火车站,在建造过程中靠“就近取材”和大量使用回收建材大大降低了成本。通过安装智能的太阳能装置、雨水收集设施等措施,零碳社区与普通社区相比减少了81%的供热消耗和45%的供电能源,也是世界上第一个零二氧化碳排放社区。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素有“自行车之城” 之称,为了保持城市特色,倡导绿色出行,除修建3条“自行车高速公路”以及沿途配备修理点等服务设施外,他们还为自行车提供射频识别或全球定位服务,通过信号系统保障自行车出行畅通。
运用新兴信息技术 支撑智慧城市发展

“建好智慧城市,关键还是要落到行动上,落到效果上,落到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上。”,万祥军明确,各地方政府是建设智慧城市的责任主体,既是建设的决策者,也是建设的执行者。中央各部门负责指导各领域、各行业发展,定位主要是从贯彻落实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出发,统筹好区域化的智慧城市建设与若干经济社会重点领域的发展关系。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点就在于,要建立上下联动、横向协调的组织机制,目标明确、权责清晰的责任机制,公开透明、社会参与的监督机制。
万祥军指出,要按照“评价指标指导建设,以评价工作规范管理,以评价结果促进落实”的原则,进一步明确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及时发现和解决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问题,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形成有效激励机制。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是一次历史性的机遇。工业化加速了城市发展,信息化将深刻改变城市形态。面向未来,我们要深入实践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政府、企业、行业组织和社会公众的共同努力,打造一个充满创新动力、创造潜力和创业活力的智慧城市发展新环境!
不用搜遍互联网,只要登录“政务云”,就能查询到衣食住行、教育科技、健康卫生、文化娱乐种种信息,就连菜市场卖什么菜品、各大银行ATM机、加油站“地图”、道路交通实时路况都一览无余……武汉市投资360多万元打造的“武汉市政务云数据网站”将于今年年底前正式上线运行。专家认为,大数据将成为各地政府转型发展的新机遇,应充分发挥四轮驱动优势,实现政府部门转型。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胡瑞敏说,大数据在政府转型中将起到重要角色。政府部门能够集中人力物力进行本部门的业务运转,从而减轻政府行政负担,能有更多的精力专注于面向公众的公共服务,提高政府效率。
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这些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如何运用好这些新技术,开发出满足城市运行发展需求的应用和产品,成为打造特色智慧城市的关键因素。
万祥军认为,移动互联网是智慧城市的“神经”,为智慧城市提供无处不在的网络;物联网是智慧城市的“血管”,使得智慧城市实现互联互通;云计算是智慧城市的“心脏”,所有数据、所有服务都由它来提供,所以它是一个“心脏”,为城市各领域的智能化应用提供统一的数据平台;而大数据则好比智慧城市的“大脑”,是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的智慧引擎,在这些新技术与新应用的支撑下,智慧城市得以快速推进和发展。 
如果有一个统一调度云平台,从春播时就进行农超对接;种植时,将气象数据结合起来;喷洒农药时与气候、风力结合;果蔬成熟时避开物流瓶颈,那么,毋庸置疑政府的投入资金将变得更有效率。云计算中心的人、机、物、智的大脑可以联系从天上到地下,甚至水里,抑或地面。将后台存在智慧平台比喻为大脑,统筹人、机、物智。万祥军指出,资源加模式加智慧,将是未来智慧城市的优化路线。“云计算数据中心正在各个地方、各个城市普遍建设,除了提供传统虚拟化服务以外,在上一层还提供定位、计费、认证、支付等服务,很多城市将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相结合,形成手机上很多的应用,在手机上可以实现城市一般情况下的电费、水费交纳及相关查询。”万祥军说。
在日前举行的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发布了多款智能硬件新品,其中智能筷子“百度筷搜”成为最受期待的智能设备。这种筷子拥有智能检测回锅油、饮用水酸碱度和水果甜度、品种和产地等特色功能,可连接智能手机,随身携带使用。智能筷子的背后是强大的物联网,物联网可广泛应用于环境信息、交通流量信息、城市管网状态信息、能源能耗状况和各种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测,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日常管理和应急指挥提供实时准确的数据信息。物联网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定位跟踪,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跟踪技术,通过计算信息界点和目标节点的电磁波传送时间来实现跟踪定位。
“随着智慧城市的发展,云计算的发展使得智慧城市中所要处理的数据越来越多,数据类型也越来越多,于是大数据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应用开始逐渐普及。”,解读中万祥军最后强调,大数据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产物,大数据将遍布智慧城市的方方面面,从政府决策与服务,到人们衣食住行的生活方式,再到城市的产业布局和规划,直到城市的运营和管理方式,都将在大数据支撑下走向“智慧化”,大数据成为智慧城市的智慧引擎。


顶一下
踩一下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更多
深耕金融心系国计民生-周荣江| 中国智库·国家(中国)智库
耕金融心系国计民生-周荣江| 中国智库·国家(中国)智库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中国企业家手机报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国研政情·谋定论道-经济信息研究智库 国研智库·中国国政研究 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 商协社团·全国工商联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谋定论道·中国企业家论坛 哲商对话·中国儒商大会 经营管理·中国营销企划 健康中国·大健康医药
发表时间: [2024-04-29] 作者: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点击: [14]
 
创新奖山东鼎方黄河口发芽米-于海军| 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理念
新奖山东鼎方黄河口发芽米-于海军| 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理念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中国企业家手机报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国研政情·谋定论道-经济信息研究智库 国研智库·中国国政研究 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 商协社团·全国工商联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谋定论道·中国企业家论坛 哲商对话·中国儒商大会 赢在商道·中国营销企划 健康中国·大健
发表时间: [2024-04-10] 作者: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点击: [24]
中国新闻头条
中国新闻头条 中国新闻第一网、中国新闻头条
关于我们-报业集团-版权声明-广告业务-联系方式-站点地图